近年来,淮安市司法局持续深入推进公职律师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公职律师履职工作模式,引导公职律师依法高效高质履职,为法治淮安建设释放“公职+律师”双倍能量。截至目前,淮安共有公职律师535人,占律师总数的26.83%,市、县区两级党政机关全部建立了公职律师制度,覆盖率100%,公职律师已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是高标准抓制度建设,公职律师统筹使用全面覆盖。推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先行试点的19个镇(街)选派优秀公职律师兼职担任“法审员”,实行一对一服务指导。推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制定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公职律师工作有关要求纳入《淮安律师行业2023—2025年三年发展纲要》,突出公职律师作用发挥、权利保障、监督指导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提升了全市公职律师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全省率先创设市本级公职律师统筹使用机制,解决市直部分党政机关公职律师人才短缺问题。市司法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淮办发〔2017〕92号文件精神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公职律师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公职律师设立的任务目标,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加快工作进度。
二是高要求抓履职担当,公职律师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将落实公职律师制度纳入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述法的重点内容,持续推动把公职律师工作作为党政机关“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通过年度考核、案例评比等方式,引导各单位积极探索作用发挥模式,鼓励公职律师参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政府信息公开等具体法律事务。今年以来,全市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处罚审核、复议诉讼案件582件,为重大事项决策提供法律意见274件,参与项目洽谈、招投标等379件,参与规章、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审核264件、参与信访接待、矛盾调处等456件。指导“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积极组织包括公职律师在内的巾帼律师,深入镇(街)、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普法讲座等公益法律服务210余场次,惠及群众5620余人次,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组织公职律师参与我市地方立法活动,开展交流研讨,积极建言献策,已参与《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草案)》等立法研讨活动4场次,提出意见建议12条。
三是高质量抓履职保障,公职律师参与渠道有效拓展。指导市律师协会设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委员会,搭建公职律师业务学习交流和实践平台。将公职律师纳入律师协会会员保障范围,同等享受执业权利保障、教育培训、评比表彰等权利。成功举办两公律师“我们自己讲”系列讲座7期、公职律师与执业律师“共筑梦想”辩论赛4场,以及召开公职律师工作座谈会14次,增进公职律师之间、公职律师与执业律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广泛听取公职律师对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意见建议,提升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成效。指导各地加强公职律师业务培训和岗前培训,结合公职律师岗位需求,将公职律师纳入律师在线学习平台,持续提升公职律师业务素养和履职能力。此外,16名公职律师担任省、市律师代表大会代表,其中4名公职律师成功当选市律协新一届理事会理事,40名公职律师入选淮安市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公职律师履职渠道得到拓宽。出台《淮安市律师协会涉外领域业务学习培训费用补助实施办法(试行)》,对公职律师参与涉外业务学习培训提供经费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