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29日,淮安市精心部署“涉外法治服务周”活动,联动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金湖县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涉外法治服务,满足学习、生活、生产的涉外群体法治需求。
一是多方位挖掘涉外法治需求。广泛征集涉外法治服务需求,利用在淮安人流集中、涉外企业设立聚集的地域定点设立的5个涉外法治服务驿站和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经开区法院等设立的10个涉外法治服务联系点,广泛收集各界人士的涉外法治需求,共收到各种咨询8件;分类别对在淮学习工作外籍人士、在淮设立外资企业、淮安籍市民涉外学习工作、本土企业涉外经营者进行走访调研,集中获取服务需求,探索服务途径,共收到各类意见要求12项。
二是多路径探索涉外法治供给。淮安市涉外法治人才库共有75名成员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建1议3条。市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除开设“涉外法治校微专业”外,为法治建设领导群体、法治业务骨干提供多层次培训4场,丰富涉外法治知识,提升领导素养和工作水平。涉外律师群体为企业家、经营者、应诉人提供义务宣讲、无偿咨询5场,将企业经营风险降至最低、涉外纠纷处理获益取得最大。以法律专业为主的在校青年志愿者是涉外法治服务的一线力量,充实各个服务驿站和各类活动现场40余人次,成为涉外法治服务的先行军和真纽带。
三是多形式提供涉外法治服务。9月19日,以对话为形式,提供涉外法治供需两端共享平台服务,邀请典筑律师事务所分享涉外法律服务实务案例,邀请跨境电商产业园代表阐述对外贸易经营的涉外法治困境与需求。9月24日,赴淮阴师范学院国际学院为国际留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亟需的有关治安、交通等法治咨询服务。9月26日,以涉外法治服务志愿者启动仪式为契机,组织涉外法治服务驿站功能辅导,开展涉外公证等具体服务事项宣传。9月29日,赴金湖县银涂工业园区,为园区17家中小型外贸企业开展涉外经营风险排查过滤,集中辅导跨境电商争议纠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