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法治淮安
淮安区“3+3”助力基层治理落地见效
时间:2020-03-17 16:42

去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充分发挥普法与依法治理职能作用,坚持自治为主、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积极探索“三治合一”新路径,“3 + 3”助力基层治理落地见效。

一核三创,搭建新平台为基层治理固根铸魂。以党建为核心,打造“恩来社区”这一基层治理新载体,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创建网格。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成立书记工作室,建立书记沙龙、调研走访等工作机制,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全科网格员,党员家庭户认领网格志愿岗,推动管理服务前端化。二是创优资源。聘请老党员、老干部为顾问,引导社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党建专家等组建社区智囊团,开启社区型乡贤会模式,成立曲艺、书法等社团组织,丰富社区群众法治文化生活。三是创好载体。在网格中植入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法治宣传、卫生保洁等职能,开展网格员“走进流动户、走进机关户、走进困难户”三走进活动,每周上门了解民情民意,开展普法宣传,推动社区党员以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为镜,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打造基层居民自治新模式。

一创三建,激活新动能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依托“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平台、制度和工作体系,彰显农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一是搭建民主协商平台。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议事会以及村民决策听证、民主评议、社情民意恳谈等各种平台,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决策管理重大事项。二是构建村务公开平台。把党务、村务、财务等各类涉农信息及广大村民关心、关注的新农村建设、新农合、城乡低保等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列入村务公开范畴,做到公开内容具体化、形式表格化、程序规范化、方式信息化。三是组建村务监督平台。选聘公道正派,有较高威望的村民组成村务监督小组,完善监督机制,细化岗位职责,对村级治理实行常态化监督,依法依规促进基层治理工作开展。

一网三进,拓展新阵地为基层治理凝心聚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构建基层法治服务网络,强化法治在“三治合一”中的核心地位。一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基层。在300余个村居(社区)建立司法惠民服务站,健全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通过法治讲座、“以案说法”、以群众身边事讲法说法等方式普及日常生活涉及的法律知识。在社区、村居成立法律服务社,建立“法润民生”微信群,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户。二是法治宣传教育进基层。组织开展“美好城市•法律相伴”“美好生活•德法相伴”“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等活动,深入开展法护人生、法进家庭、法润村居等专项活动,运用法治农民画、法治诗词、法治剪纸、淮剧等艺术形式,通过制作画册、举办展览、演出活动等,使得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法治文化创建进基层。对富士花苑等9个小区进行“管理规范化、建设特色化、法治可视化”改造,布设德法标语、法治故事展牌。租用大型小区的电子显示屏,宣传宪法等法律法规。以中心镇、村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在镇、村、组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法治墙等法治文化设施,推动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全时空、全覆盖。(淮安市淮安区司法局  丁玲  许滨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