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要闻
洪泽区“5+”推动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3-11-17  来源:淮安市司法局

近年来,洪泽区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普法工作新思路,将法治宣传与新媒体、生态旅游、专项活动等诸多形式相融合,不断推动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普法+公园”,绘就法治新风景。该区依托浔河风光带有利的地理环境,打造了具有大湖特色的“洪小蟹法治文化公园”。“洪小蟹法治文化公园”占地2.96公顷,将法治内容与动漫元素相结合,把灵动活泼、憨态可掬的“洪小蟹”作为公园的主题形象,通过可看、可学、可打卡等形式,向群众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公园设置了“洪小蟹说法”云普法项目介绍、“八五”普法、“宪法”“民法典”“以案释法”等多个区域,既突出了洪泽独特的蟹文化特色,又兼备了法治文化的熏陶,让广大群众寓教于学,寓乐而学,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法治建设的新需求、新期待。

“普法+服务”,回应更多新期待。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了“百所进千企”活动,为企业提供法治宣传、法治体检、法律服务等。今年来,该区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已上门服务企业119家,赠送宣传资料3500多份,宣讲政策45次,化解矛盾18起,法律咨询114次,合同审查42份。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积极推进村(居)法律顾问“万场讲法”活动。江苏铭彦律师事务所王艳、周向荣等律师先后多次深入到洪泽区多个村(社区)开展反诈骗、土地承包、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专场法律知识讲座,为农(居)民朋友们送去了“及时雨”。到目前为止,该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已向挂点村(社区)开展“万场讲法”85场次,覆盖人群1万多人次。青年志愿者马家伟今年来个人送法进课堂16次,受教育师生达800余人次,为维护校园安全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普法+抖音”,打造云上新阵地。打破地域、时间、空间限制,让法治宣传走近大众、服务大众。从洪泽的区情出发,通过多方协调,建立了“洪小蟹说法”官方抖音号。为了确保“洪小蟹说法”抖音号播出的质量,该区制定了《“洪小蟹说法”网络直播计划安排表》,对每期播出内容进行严格地打磨把关,轮流邀请“三官一律”做客直播间进行线上授课。近期宣传的主要内容有《土地承包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保了普法内容的前瞻性、针对性、趣味性、警示性。到目前为止,“洪小蟹说法”抖音号已播放119期,视频播放量20万余次,进一步浓厚了该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普法+文创”,探索普法新模式。着力将传统文化与法治建设融为一体,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去年该区开展了“我与法治同行”主题征文活动,共收集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作品40多件,分别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其中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高锦潮以袁志西为题材创作的《一生一事》报告文学获2023年度第五届(南钢)江苏报告文学提名奖。今年3月份,该区还开展了青少年书法、绘画法治作品征集活动,共收集了书法作品100余幅,其中,书法作品62年绘画作品44件。一幅幅作品融传统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展现了浓浓的艺术魅力。

“普法+名人”,发挥典型新作用。“八五”普法以来,洪泽区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身边草根名人的示范作用,为“八五”普法锦上添花。中国好人、省级普法达人袁志西成立的社会组织“志西法治文艺说唱团”每逢春节期间送法到基层常态化开展,每年开展法治宣传场次达50余场。中国好人孙成斌作为一名普法志愿者,30多年来坚守洪泽湖马浪港,为渔民、船民义务普法。该区党的二十大代表邓红今年来深入到学校、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宣传5场次,听众达1000多人次,促进了面上普法工作的开展。(洪泽区司法局 韩夕玉 唐雪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