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要闻
洪泽区巧用“加减乘除”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时间:2023-12-01  来源:淮安市司法局

近年来,洪泽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巧用“加减乘除”法,真正把群众需要的法律需求送到家门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资源配置上做“加法”,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率”。进一步完善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2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建设,实现区、镇(街道)、村(居)公共法律服务三级网络全覆盖。全区26名执业律师、24名法律工作者按要求与120个村(社区)签订了法律顾问聘任协议,不仅如此,在各村(社区)显著位置公布法律顾问照片、姓名、联系方式、服务内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新增建设50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要求,该区今年又新增5个法律援助联络点,累计达到26个,常住人口受援率达万分之30,远超江苏省规定标准,实现了法律援助全覆盖。

在手续程序上做“减法,”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率”。推行“公证在线受理平台”服务,对6大类36公证事项服务,只要材料符合法定条件马上就办。实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避免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过度证明。1-10月份,洪泽区公证处已办理公证事项 2658件,其中,上门办理20件,视频办理22件。该区营商办11月份发文明确要求,精简法定执法检查事项,各部门按照“能联则联、应联尽联”的要求,减少对企业的检查和负担。完善了多项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取消了14项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对农民工讨薪等需跨域办理的案件,提供异地协作服务,对于有重度残疾、身患重病等行动不便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在法治宣传教育上做乘法,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打破地域、时间、空间限制,让法治宣传走近大众、服务大众。从洪泽的区情出发,通过多方协调,建立了“洪小蟹说法”官方抖音号。到目前为止,“洪小蟹说法”抖音号已播放119期,视频播放量20万余次,进一步浓厚了洪泽区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着力将传统文化与法治建设融为一体,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去年洪泽区司法局开展了“我与法治同行”主题征文活动,共收集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作品40多件,分别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 三等奖8名。今年3月份,还开展了青少年书法、绘画法治作品征集活动,共收集了书法、绘画作品100余件。一幅幅作品融传统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展现了浓浓的艺术魅力。

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做除法,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成功率”。牢牢确立全区“一盘棋”的观念,整合资源实现了实行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医调对接、访调对接、援调对接,公证与诉讼对接、仲裁与调解对接等。3个驻法院调解工作室今年已成功调解案件339起,10个驻公安调解工作室今年已成功调解案件1894起。坚持目光向内抓大抓小,采取“过筛子”“拉网式”方法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对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群体性矛盾、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拆迁征地补偿纠纷等季节性的矛盾纠纷,依照“半月一排查、半月一汇总、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的规定,对本区域、本行业矛盾纠纷进行“地毯式”排查,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35件,调处率100%,成功率98.6%,为全区的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洪泽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