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湖县司法局银涂司法所探索运用乡音土话调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在开发新区、重点项目等外来人口聚集地推广,取得了很好成效。
“诚言”调解法,一诺值千金!
金湖县银涂镇是原银集镇、涂沟镇合并而成,面积133.07平方千米,人口38901人,辖2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先后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江苏省文明乡镇”,是全国重点镇,也是金湖开发新区所在地。
大唐新能源金湖50MW风力发电项目落户该镇,随着开发新区的形成和风力发电项目的落户,该镇拥有外来人口5100多人,外来人员和企业、本地居民之间,因劳资、租房、邻里等诸多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
如何有效调解相关矛盾纠纷,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银涂司法所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探索出多种调解机制,快速高效地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
河北省临西县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受雇于南京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风力发电项目,截至2023年1月16日拖欠37名劳务人员工资32.1万元,工人申请银涂司法所调解。司法所了解事情经过后,立即启动调解程序,联合法律顾问及相关企业负责人,采用“诚言”调解法对涉事双方进行调处。“诚”即诚心诚意,心贴心劝解,调解员分别请当事人到所里,巧妙地打出“感情牌”,就纠纷中双方的过错及责任进行详细分析,阐述调解方式与走法律途径的利弊。“言”即一诺千金,面对面协商,在经过分别劝解后,将双方当事人请到调解室,通过介绍同类纠纷的处理方法,希望双方相互理解,能够达成和解。了解到河北省临西县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拖欠工资是因总包单位未能及时支付工程款时,调解员从法律关系、责任承担等角度释法明理,最终促成三方达成调解协议, 即由南京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垫资,将32.1万元工资直接打入37名农民工个人账户。待薪资全部结清后,工人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向河北省临西县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讨要欠薪和阻挠施工。
“土话”调解法,轻重亦有别!
银涂司法所在处理外来人员之间矛盾纠纷时,运用“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普遍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小纠纷“随手调”、大纠纷“联合调”工作机制。
调解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矛盾纠纷时,银涂司法所调解人员总是一视同仁,甚至更“偏向”外地人。银涂镇某小区项目部经理仇某与泗阳县某实业有限公司丁某商议,由丁某牵头负责承建4幢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2018年工程结束后,经工程结算,仇某还欠丁某工程款77.7万元,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丁某申请调解。
在调解员找到中间人,运用乡言“土话”从中撮合后,项目部经理仇某感受到“乡音”的亲和力,同意将两套商品房抵账给丁某,余款一次性结清。房屋如纳入安置,安置款全部归丁某所有。
“老娘舅”调解法,他乡遇“故知”!
将一部分外来人也变为“老娘舅”,参与到事关外来人口矛盾纠纷的调解中,是银涂司法所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子。
四川广安人田某明作为农民工负责人与江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狄某签订了劳务协议,负责位于银涂镇境内的风电项目集电线路工程施工。工程于2022年3月完工,因南京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该公司没有结算账目,导致田某明等人劳务报酬一直未支付,到2022年12月5日还拖欠田某明工资4.27万元,双方产生纠纷,田某请求调解。
银涂司法所探索建立“以外调外”治理模式,积极发动异地党员干部、公司负责人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乡音、乡俗、乡情在调解中的作用,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激化升级,促进纠纷顺利化解,有效保障后续工程施工进度,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入运营。
近年来,银涂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外来人口纠纷142起,调解协议涉及金额800多万元,调解成功率约100%。同时,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形成研判材料6份,有效维护了当地社会和谐稳定。(金湖县司法局 万国银 姚彦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