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是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法律制度,是人民群众感受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窗口。为提升涟水法治建设水平,司法局积极应对行政复议诉讼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突破口,多措并举切实压降行政诉讼败诉率。
一是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理念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精准聚焦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剖析问题原因,有效提升政府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制定行政执法知识培训清单,定期组织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常用法律法规,助力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意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行政执法行为实施闭合式监督,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工作,运用好免予处罚、从轻处罚以及减轻处罚事项清单,确保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二是开展诉前源头治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内部纠错功能,认真分析研究被诉行政行为,将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及时防范纠正行政违法行为。落实应诉案件信息报送制度,疑难案件由县司法局组织会办,针对性制定应诉方案,加大案件协调力度,从而达到“不败诉、少败诉”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借助府院联动平台,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互通行政执法与司法信息,积极配合法院的审理工作,为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与取得胜诉打好基础。积极履行行政复议监督职能,注重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整体预防,对于执法风险高发频发的环节和领域,及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指出行政行为存在问题,助力实现行政争议的有效化解。
三要健全行政应诉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不断强化“关键少数”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组织行政机关负责人及执法人员参加庭审旁听活动,体验式了解庭审规则以及基本流程,切实提升行政应诉能力。规范行政应诉工作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应诉指导,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与行政应诉衔接起来,积极宣传、引导相关部门依法复议应诉,争取实现从消极应付向主动出庭转变,从形式出庭向应诉发声转变。加强行政应诉监督考核,明确行政应诉责任,对行政诉讼案件严格实行“一案三包”制度,以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为抓手,多形式抓好动态监管,推动形成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的过错责任追究机制。(涟水县司法局 刘向荣 程培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