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区司法局扎实开展“防风险、清隐患、解纠纷、促稳定”四项工作,以务实举措筑牢特殊人群安全稳定根基,持续推动全区涉矫涉帮矛盾风险动态化解清零。
一是“分工定责”确保“有力有序”。专门成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会议传达省厅通知文件,明确区局专项行动方案和工作责任清单,构建形成主要领导总调度、分管领导督导落实、社矫局组织实施、司法所协同推进的“1+1+1+16”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体系。专项治理期间,社矫安帮工作条线实施值班备勤制度,全员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下发各类风险隐患排查表单,按照“四不两直”“三随机”要求开展“飞行点验”并针对发现问题组织整改情况“回头看”,各司法所按照“日报告”要求动态报送风险隐患人员信息、问题表现、防控措施、包案人员、处置进度等内容,对于无法协调重大疑难问题和重要案(事)件、负面舆情,及时层报局主要领导,通过领导小组专题会办会的形式进行综合研判、分类处置,确保矛盾风险排查处置无遗漏、无死角、全覆盖。
二是“直达前沿”确保“走深走实”。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易肇事肇祸、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9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持续推进“社矫安帮安全网”同“基层管理服务网”两网“人、财、物、智”互通共融,在确保全区400多社区矫正小组、1500多安置帮教小组网格员参与全覆盖基础上,依托“精网微格”人熟、事熟、地熟的优势,切实发挥全区500多名网格员、2000多名微格长、1万多名志愿者“神经末梢”作用,依托社矫安帮条线工作人员分级挂钩社区、网格的工作模式,将网格日常摸排与重点对象走访、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一访多查、一事多问、一材多用”的高效信息查访、运用,及时发现并妥善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专项治理开展以来,联合网格力量累计走访社矫安帮对象2000余人次,先后排查处置涉债务纠纷、涉访涉诉、精神障碍等风险隐患5起,化解矛盾纠纷2起,成功排查化解1起社区矫正对象“自杀”事件。
三是“人技同防”确保“严管严控”。以“科技赋能”保障实现“人、技”同防、“双线”共进,线上持续建强信息化监管网络,规范应用江苏省司法厅“一网三通”系统,严格落实日巡查、周研判、旬分析制度要求,按照社区矫正中心重点查、司法所全覆盖的要求,每日执行信息化核查,同时发挥“社区矫正智能管控、社区矫正电话自助排查”等自研系统平台实战作用,基于声纹比对、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不定时开展电话抽查、视频点调等行动,累计查处人机分离、不假外出等违规案件11起;线下充分利用集中教育、分类教育和实地走访时机了解掌握社矫安帮对象现实情况,每月对接公安机关了解社矫安帮对象违法犯罪情况,聚焦“9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制定发放《告知书》2000余份,要求社矫安帮对象主动汇报矛盾纠纷,重点问题挂牌攻坚,切实化解风险隐患。
四是“帮教并举”确保“定心定向”。充分发挥政府专职部门和社会专业机构的资源叠加放大效应,在常态开展入矫、矫中、解矫教育基础上,联动辖区公、检部门针对违纪违规和配合度较差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并实施“一对一”警示谈话,联合丝语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等专业社会机构,面向未成年人、女性矫正对象提供个案辅导、国学教育等帮教活动20余场次,开办家庭婚姻关系、情绪疏导与调节等专题讲座8场次,辖区16个司法所先后组织集中法纪教育20场次,积极对接人社、民政、卫健等职能部门,大力统筹社会面资源力量,通过“送医上门”形式为1名身患重病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免费健康状况复查服务,协助1名重病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办理“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协助“巾帼律师”开展涉法涉诉服务3人次,向困难人员送出帮扶物资23份,核实办理社区矫正对象就学外出便利审批3人次。(清江浦区司法局 郭戬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