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司法行政要闻
淮阴区深耕基层法治建设 绘就社会治理新画卷
时间:2025-04-03 13:34

淮阴区坚持以“平安法治淮阴”建设为主线,聚焦基层治理创新和法治惠民服务,扎实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在矛盾化解、特殊人群管理、普法宣传等方面深耕着力,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是矛盾化解“前端发力”,筑牢基层治理防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创新建立“网格+调解”模式,整合街道资源,打造“淮蜂驿站调解工作室”“红星家事调解室”等特色品牌调解室,一季度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2起。通过“调解员进网格”“日报制度”等机制,将普法融入调解过程,以案释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实现矛盾早发现、早化解。

二是精准管控特殊人群,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等特殊群体,组织司法所坚持“技防+人防”双管齐下,严格落实每日“见面听声”、定期走访核查等措施,确保134名社区矫正对象、150名安置帮教人员在管在控。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心理疏导和帮扶,有效预防脱管漏管和再犯罪事件发生。

三是法治宣传创新形式,普法惠及多元群体。依托“八五”普法规划,仅王家营司法所就培育290名“法律明白人”,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分众式”普法。一季度以来已举办40余场普法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针对老年人、企业、留守儿童等群体定制防诈骗讲座、“法治体检”等服务,并拟建设北马巷法治文化一条街,夯实普法阵地。

四是规范执法提效能,法律服务更便民。督促王家营街道建立“三级联动合法性审查”机制,一季度以来已完成合法性审查12件,涵盖合同审查、行政执法等领域。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润淮商”“有事好商量”等活动,落实“一村一顾问”机制,通过微信群、定期咨询等渠道为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王月、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