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金湖县以“防、联、专、智”四字诀为抓手,构建全链条、多层次、高效能的调解新格局。今年以来,全县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05件,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100%。
一是立足“防”字,织密源头治理网络。坚持预防为先,推动调解阵地前移。织密基层网格,依托全县基层网格体系,配齐“法律明白人”和调解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纠纷摸排,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强化普法宣传,结合“法律十进”活动,通过以案释法、法治讲座等形式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围。深化风险评估,针对重点领域联合相关部门前置分析研判,提前介入化解风险隐患,实现从“被动调”向“主动防”转变。
二是突出“联”字,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构建多方协同的调解格局,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综治中心,让人民群众纠纷解决最多“跑一地”。推动形成纠纷化解“一盘棋”,纵向贯通县、镇、村三级调解平台,优化分级处置流程,实现“简单纠纷就地解、复杂矛盾联合调”;横向联动“多部门协同”,联合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建立“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协作机制,凝聚跨领域调解合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培育乡贤调解、巾帼调解等特色品牌,聘请退休法官、律师等担任特邀调解员,形成专业力量与民间智慧互补的调解模式。
三是聚焦“专”字,提升调解服务质效。以专业化建设夯实调解根基。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调解员开展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培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深化品牌建设,打造“老耿旅事调解室、书怀渔事调解室、维英家事调解室”等特色品牌,形成“一镇一特色”的调解服务矩阵。优化服务流程,推行“首问负责”“跟踪回访”等制度,对简易纠纷实行“即接即调”,对重大矛盾实行“包案跟踪”,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四是赋能“智”字,打造数字调解模式。科技赋能推动调解提质增效。搭建线上调解平台,依托“苏解纷”小程序,开通“云调解”服务,实现纠纷咨询、调解、协议签署“一网通办”,让群众“少跑腿、快解纷”。强化数据应用,整合多平台信息建立纠纷预警机制,精准识别矛盾风险点,推动调解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防范”。推进智慧司法所建设,配备远程调解设备,实现县镇村三级视频互联,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专业调解服务。(潘飞 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