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涟水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基层法治阵地作用,创新工作举措,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江苏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草案)》立法意见征集工作,通过多元渠道广纳民意,切实将群众智慧转化为立法实践。
一是构建多元渠道,广开言路听民声。县司法局着力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民意征集网络体系。在阵地建设方面,依托覆盖全县的16个基层司法所“立法民意征集区”和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民意征集窗口,配备专业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确保群众意见“有处说、有人听”;在渠道拓展方面,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法治民意直通车”实现24小时民意征集“不打烊”;在服务延伸方面,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居”,将征集工作延伸到群众家门口。通过构建“固定+流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征集网络,真正打通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活动开展一周来,已接待咨询群众1000余人次。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集思广益聚民智。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民意征集的质量和效果。在征集形式上,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既组织专题座谈会邀请各界代表深入交流,又主动走访调研倾听特殊群体诉求。在互动方式上,运用“微访谈”“云交流”等新媒体手段,增强群众参与体验。为提升专业性,邀请法律专家参与意见征集活动,为群众解读条例草案要点。通过多元化的征集形式,拓宽了意见来源,提升建议质量,使立法工作更加贴近基层实际,符合群众期待。特别是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征集策略,实现民意征集的广覆盖和高质量。截至目前,已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其中关于热线服务时限、办理流程等操作性建议占比达60%。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科学规范听民意。建立健全意见建议处理的长效机制。在意见梳理环节,组织由律师、司法所长、法学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科学分类、系统整理。在研究评估环节,建立“三审”工作流程,从合法性、可行性、必要性等维度进行专业评估,确保每一条建议都得到认真对待。在转化应用环节,对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形成专题报告,为立法决策提供参考;对需要进一步论证的建议,组织相关部门会商研究。通过规范化的处理流程,既尊重了群众的主体地位,又保证了立法工作的专业性,切实将群众智慧转化为提升立法质量的动力源泉,让每一份真知灼见都能在立法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