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区司法局聚焦社区矫正“人手不足、监管不到位、处置不及时”等问题,落实“软硬件配置、人员培训、应用督考”三项举措,助推科技赋能社区矫正工作出实效。
一是聚焦“不能用”,“从无到有”确保软硬件配置到位。针对现有软硬件设施设备环境无法支撑社区矫正智慧化转型的现实问题,联合慧智灵杰、海康威视、中国移动等信息化公司,实施总面积800平方米的三大功能区域升级改造,完成智慧矫正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打造三区二十一室智慧矫正中心,支撑“智慧监管、人员点调、自助矫正”等需求;在规范应用江苏省司法厅“一网三通”系统基础之上,联合信息化企业自研“社区矫正智能管控、社区矫正电话自助排查”监管系统平台,基于声纹比对、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精准辨识社区矫正对象违规违纪行为,搭建“清优矫+”社矫工作平台,统筹社矫工作数据以及矛调、法援、民政、人社等协同部门数据,结合社矫对象多维信息和个性化需求,评估生成帮困救助、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项目,提供精准化、全周期帮扶教育。
二是聚焦“不会用”,“学以致用”确保教育培训到位。按照“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标准要求,同步强化社矫条线工作人员和社矫对象两类群体的信息化适应能力和使用水平。针对社矫工作人员,构建“集体培训+实践指导+季度测评”教育机制,充分把握省、市智慧矫正业务培训机会,组织社矫条线工作人员全员参训,常态化对接智慧矫正运维工程师,及时反馈设备平台日常使用问题,由局分管领导牵头,定期深入各司法所调研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指导,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知识测评,对于排名靠后人员进行提醒谈话并安排跟班学习。针对社矫对象,精准区分对象年龄、学历、经济状况等情形,在入矫时提供手把手指导,细致讲解社矫期间关于配合日常监管、信息化核查的各项技术规范,现场演示并安排社矫对象现场操作,解答使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相关软硬件设备正常使用。
三是聚焦“不愿用”,“全程跟进”确保应用督考到位。针对部分社矫工作人员未能深刻认识智慧矫正应用价值、未能发挥智能化管控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威慑社矫对象实际作用的问题,严肃纪律,狠抓督查,通过“一日四巡”、“飞行点验”等方式方法确保对全区社矫执行情况的全天候全方位掌控,对于线上巡查发现的矫正管理程序不规范、对接帮扶不及时、社矫对象越界等问题,要求相关司法所“即刻排查、即刻处理、即刻上报”;工作期间按照“四不两直”“三随机”原则,随机选定点验时间、司法所和点验对象,直接奔赴点验现场,现场检查人员在位及遵规守纪情况,对于无法按照要求到达点验现场接受点验的社区矫正对象,经确认存在“人机分离”“擅自越界”等违规事实的,将事件所涉社矫对象违规违纪和工作人员履职不力问题同步调查处理,切实提升智慧矫正应用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