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江浦区聚焦解决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执法等问题,着力构建以“规范查、联合查、分类查”为核心的监管模式,全面推动行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精准透明,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一是紧盯流程“规范查”,让检查更透明。开展专题培训,面向各执法部门执法机构负责人、法制审核人员、一线执法人员等执法业务骨干共200余人,围绕规范行政检查“审批—通知—实施—记录—反馈”等关键环节,组织“规范行政检查·包容审慎监管”专题培训,同时,将国家、省、市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相关政策文件汇编成册,供执法人员日常学习使用。开展执法检查主体资格确认,确保实施行政检查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目前已在区政府网站公示56个行政检查主体,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在区政府网站开设涉企行政检查信息公示专栏,指导执法部门公示本领域行政检查计划、检查频次上限、检查标准等信息,同时,对公布的涉企检查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共748项,做到清单之外无检查。
二是压降频次“联合查”,让检查更高效。开展行政检查计划统筹,指导执法部门以企业为单位,梳理本年度计划检查企业名录,共涉及6000余家企业,区司法局对不同执法领域的企业进行“多维取重”,形成一张覆盖15个执法领域、包含219家企业的联合检查对象清单,同时,按企业整合对应执法部门的检查事项、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等信息,并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特性,明确联合检查牵头单位、协同单位,形成一张联合检查事项清单。制定联合检查事项清单实施方案,明确联合检查事前审批、事中记录、事后告知等工作要点,编制联合检查的适用文书,建立形成“牵头发起、部门协同”的联合检查工作机制。检查频次大幅压降,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经统计,上半年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共计1208次,同比压降43.3%,相关联合检查案例得到省电视台采访报道。
三是聚焦风险“分类查”,让检查更精准。科学分级,建立涉企检查“星级”管理机制,指导执法部门针对本领域监管企业的信用、规范化程度等,将企业分为三个“星级”。差异监管,在执法检查中按“一星重点查、二星常态查、三星减少查”的方式实施差异化监管,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动态更新星级,有效激励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目前,全区共有35019家企业纳入“星级”管理体系,其中三星级企业3518家,二星级企业17069家,一星级企业14432家。容错纠错,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动态调整涉企不予、从轻、减轻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推动对轻微违法行为落实“容错”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及时自我改正,主动消除、减轻社会危害后果,今年以来各执法部门运用“三张清单”办理案件共166件,累计为企减负1924.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