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司法行政要闻
清江浦三举措激活公职律师效能 为法治建设注入“专业芯动力”
时间:2025-09-12 11:02

近年来,清江浦始终将公职律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协同发展的关键抓手,聚焦“建队伍、搭平台、强保障”三大核心环节,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动公职律师工作从“有”向“优”、从“能”向“精”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一是建强骨干队伍,夯实公职律师工作“硬基础”。清江浦坚持“优中选优、动态培育”原则,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公职律师队伍。严把准入关,出台《关于建立清江浦区公职律师统筹使用机制的通知》,明确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具备法律职业资格且从事法律事务的人员,经单位推荐、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取得公职律师证书,采取统筹调配机制。目前,全区公职律师74名,全区公职律师机构42家,实现党政机关公职律师机构全覆盖。强化素能培训,建立“线上+线下”培训体系,线上依托“法润民生”微信群推送典型案例、法律法规解读;线下每季度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法院、检察院业务骨干及高校法学教授,围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规范性文件审查等实务进行授课。今年以来,已开展培训5期,参训公职律师累计达300余人次。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公职律师所在单位职能特点,将其划分为行政执法、决策论证、纠纷化解等专业小组,明确各组职责清单,推动律师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

二是搭建履职平台,拓宽公职律师服务“宽领域”。为让公职律师“有位有为”,积极搭建多元化履职平台,推动深度参与法治实践。嵌入重大决策过程,建立公职律师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要求各单位在制定发展规划、出台规范性文件、签订重要合同前,必须经本单位公职律师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今年以来,全区公职律师共参与重大决策论证23件,提出修改建议51条,有效防范决策法律风险。助力行政执法规范,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活动中,推行公职律师“全程参与”模式,对执法程序、法律适用等进行现场指导。针对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重点执法领域,组织公职律师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共评查行政执法案卷90余卷,指出程序瑕疵、法律引用错误等问题23项,推动执法单位整改到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挑选5名经验丰富的公职律师入驻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参与行政调解、信访接待等工作,今年已成功化解征地补偿、劳动争议等纠纷28起,群众满意度达100%。

三是健全保障机制,激发公职律师工作“新活力”。为破解公职律师“履职动力不足、保障不到位”等难题,从制度层面构建长效保障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公职律师年度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将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决策论证、行政复议诉讼、纠纷化解等履职情况,与所在单位年度法治建设考核结果、个人年度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年度考核优秀、履职表现突出的公职律师,岗位晋升中优先纳入考察范围。强化经费保障,积极协调区财政部门,将公职律师业务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经费专项用于公职律师购买法律专业书籍、参加高阶业务培训,以及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进企业等公益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履职过程中的经费顾虑。建立交流联动机制,每月召开公职律师座谈会,分享履职典型案例与实操心得,及时解决难题;每半年组织跨单位业务交流,推动不同领域公职律师互学互鉴办案技巧与经验。同时,搭建公职律师与社会律师、法官、检察官的常态化业务对接平台,通过联合办理复杂案件、共同开展疑难案例研讨,全方位提升其综合业务能力。(张善君 王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