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刑罚执行效能和教育帮扶质效,金湖县司法局围绕“全局一盘棋”理念,通过“五化聚力”统筹推进“五项工作”走深走实,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金”荷润心化,打造特色矫正品牌。依托本地特色荷文化,全力打造“金心矫”矫正品牌,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塑自我、回归社会。开展主题警示教育,走进荷花荡公园,通过讲解社区矫正洗涤心灵、改过自新典型案例,让社区矫正对象在荷香中感悟荷花清廉、高雅、纯净等精神内涵,持续提升内心道德修养。联合关工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抗战血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赴红色金南人民兵工展示教育基地,通过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兵工艰苦创业历程,让社区矫正对象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利用县社矫中心VR矫治终端机,开展酒驾和监狱虚拟场景体验,让社矫对象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犯罪的危害性和刑罚执行的严肃性,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今年累计开展教育活动9场,参加社矫对象达1400余人次。
二是监管智能化,构建规范矫治体系。成立社区矫正执法大队直属中队,对未成年、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有禁止令的特殊社区矫正对象,实行“主管+属地”双重精细化管理,增强其遵纪守法意识。强化科技赋能,借助科技手段与实地走访相结合,引进并升级“宜法”智慧辅助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对象规范高效管理。创新“人脸识别+实时定位”方式,通过每日定位巡查2次、请假外出人员视频查验、30%比例电话抽查等方式,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管在控。每月开展实地走访,严管对象走访2次、普管对象走访1次,目前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共175人,未发生一起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现象。
三是稳控联动化,创新安置帮教模式。建立“安帮+网格”精准管控新模式,扎实做好安置帮教对象稳控工作。将 200余名网格员纳入安置帮教小组,定期走访刑满释放人员,确保组织网络健全、帮教责任落实。通过联合网格员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全面掌握安置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帮扶需求和矛盾隐患,对苗头性问题提前预警,联合调解员、村居干部及时就地化解矛盾。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工作档案,签订帮教协议,做好报到谈话和安置帮教政策宣传等工作,增强安置帮教对象遵纪守法意识,有效遏制重新犯罪,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四是治理专项化,有效化解重点风险。成立“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专班,深入推进纠纷化解专项治理。组织各司法所对安置帮教对象进行矛盾风险排查,加强与公安部门对接,确保无失联人员。对纳入全市矛盾风险排查重点人员雷某,召集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召开专题座谈会,明确各部门单位安置帮教职责;主动协调信访、住建和相关企业,帮助解决雷某公租房、就业问题;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确保安置帮教期间不上访、不闹访、不发生重大负面舆情事件。
五是宣传多样化,扩大社矫工作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5周年之际,组织8个司法所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区矫正工作影响力。借助“三八”妇女节,针对全县20余名女性社区矫正对象,举办《民法典时代的妇女权益保护》专题讲座,开展送关怀、参观宪法馆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意识。此外,通过法律集市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设法治专题讲座5场、制作法治微动漫1部、在苏宁广场投放宣传电子海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区矫正法,在全县营造关心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高卓 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