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份受省司法厅委托,淮安市开展设区市办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试点工作。近一年来,淮安市司法局创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多措并举推动行政审批简政放权试点工作深入实施。
明确一个目标,压实主体责任。自觉提高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全力抓好试点工作,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确保圆满完成任务。明确分管局领导为委托试点工作的负责人,强化领导监督;责任处室对委托试点的所有事项全过程进行推演,消除工作盲点;解决包括制证设备购置、系统运行调试、操作人员培训、审批档案存放等问题,有力保障委托试点工作全方位有序实施。
确定二条路径,提供优质服务。坚持线上线下两路并进,当事人可以选择全程不见面办理,也可以选择到审批窗口现场提交材料。无论线上线下,审批工作人员均提供详细的咨询答疑、材料清单、办事指南、在线预审、远程指导、证照邮寄等服务,以高效贴心的办事服务赢取当事人的点赞。
做到三次确认,杜绝疏漏差错。第一次,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仔细核对,重在确认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提示当事人对缺少的材料进行补证,告知后续审批程序;第二次,对当事人在管理系统上传的材料进行复核,重在确认材料的规范性、准确性。发现错漏,告知当事人后再退回,确保办件在系统中不停滞;第三次,对许可决定书内容、系统推送信息勘误等逐一核查,重在确认审批流程无错漏。
严格四项制度,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执行清单动态调整制。及时调整《行政审批办事指南》所列事项申请材料清单、办事流程图、材料示范样本等,确保对外公开的信息准确。二是执行办件全程可询制。实时公开事项办理进度、过程和结果,为当事人提供全程透明服务。三是执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当事人的承诺加强核查,将反馈结果附录在卷,力促申请材料真实合法有效,提高审批质效。四是执行党建“两同步”制。坚持以党建引领工作,紧密衔接律师工作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认真落实审批部门“四个必须”职责,实现律师机构设立和律师执业申请许可中的党建工作不缺位。
树牢五个意识,及时总结推广。一是树牢大局意识。淮安市局将所有委托事项和制证流程制作形成一看即懂、操作性高、运用性强的操作指南,积极为全省设区市办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开积累经验、探道试水。二是强化法治意识。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依法行政,规范审批,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法润淮商”品牌,提升法律服务队伍素质把好第一关。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行政权力负面清单,明确规范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办理时限等,对违规审批的一律据情问责处分。四是增强创新意识。实施“在线预审”、“容缺预审”,在部分非关键性材料缺失或原件未携带的情况下,允许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材料后,先予受理办理,进一步压缩了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五是提升服务意识。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审批工作的最终标准,通过微信公众号、“12345”政府服务热线、电话抽查回访等定期征询群众意见,对审批结果进行跟踪问效,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审批服务质量。(行政审批处供稿)